在線監測排放煙氣中的氧含量,可以實現鍋爐燃燒過程的節能控制,控制空氣過剩系統在合理范圍內。燃煤鍋爐省煤器出口的煙氣中氧含量的典型濃度為2%~5%。
在煙氣排放監測中,分別在脫硫前、后煙道監測煙氣的氧含量。監測脫硫前的氧含量是為了檢查鍋爐燃燒后的各種設備、管道的漏風,防止過量空氣對煙氣的稀釋,實際上由于設備的泄漏,脫硫前煙氣含氧量已經達到6%~8%;脫硫后監測氧含量是對脫硫過程設備泄漏率的監測,防止由于設備泄漏對煙氣污染物濃度的稀釋,確保獲得污染物排放的真實含量。
通過實時監測排放煙氣的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計算實測的空氣過剩系數,并用于將污染物排放濃度折算成規定空氣過量系數下的排放質量濃度。
煙氣氧含量在線監測儀器主要有:
①氧化鋯氧分析器(插入式及抽取式);
②順磁式氧分析器;
③燃料電池式氧分析器。
燃煤鍋爐煙氣監測大多采用插入式氧化鋯氧分析器直接測量,在鍋爐燃燒的高溫段(800℃以上),監測氧含量需要采用高溫型氧化鋯氧分析儀,或采用抽吸式氧化鋯氧分析儀,通過取樣探頭將高溫煙氣抽出后進行測量。煙氣氧含量測量是指對燃料(如煤、天然氣、油等)燃燒后產生的煙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定量測定的過程,通常以體積百分比(% O?) 為主要表征單位。
其核心意義在于通過監測煙氣中未參與燃燒的剩余氧氣量,評估燃燒過程中 “過量空氣系數"(實際空氣量與理論燃燒所需空氣量的比值):過量空氣過多會導致煙氣帶走的熱量增加(能源浪費),過少則會造成燃料燃燒不充分(產生 CO 等污染物,效率下降)。因此,煙氣氧含量是衡量燃燒效率、優化燃燒工況、減少能源損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關鍵參數。
常見測量方法包括氧化鋯法(利用氧離子傳導特性)、電化學法(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信號)、順磁法(利用氧氣的順磁性)等,具體方法需根據煙氣溫度、濕度、含塵量等工況選擇。
上一篇 : 視覺光電撓度儀的工作原理
下一篇 : 粉塵儀量程選擇不當可能導致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