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其他品牌 | 價格區間 | 5萬-10萬 |
---|---|---|---|
產地類別 | 國產 | 儀器種類 | 在線型 |
應用領域 | 環保,化工,石油,鋼鐵/金屬,電氣 |
一、系統核心構成
COD水質在線監測設備需適應水體濁度高、懸浮物多、成分復雜(含氯離子、重金屬等干擾物)的特點,整體由水樣采集與預處理、檢測分析、數據傳輸與控制、試劑與廢液管理四大模塊組成,各模塊協同實現“從取水到數據上報"的全流程自動化。
模塊名稱 核心組件 功能作用
水樣采集與預處理單元 采樣泵(潛水泵/自吸泵)、過濾器(濾芯/膜過濾)、混勻器、恒溫裝置 從監測點(如廢水排放口、河道)采集代表性水樣,去除懸浮物(防堵塞)、混勻水樣(確保均勻性)、控制水溫(避免溫度影響檢測精度),輸出潔凈、穩定的水樣至檢測單元
檢測分析單元 反應池(消解池)、試劑加注系統(蠕動泵/注射泵)、檢測器(光度計/電極)、溫控模塊 向預處理后的水樣中添加試劑(如重鉻酸鉀、硫酸),在高溫高壓下完成消解反應,通過光學或電化學方法檢測反應后物質的濃度,換算為COD值
數據傳輸與控制單元 數據采集器、通訊模塊(4G/以太網/LoRa)、上位機軟件、PLC控制器 實時采集檢測數據,計算并顯示COD濃度、歷史曲線、設備狀態(如試劑余量、故障報警),支持向環保平臺(如國家監控平臺)上傳數據,同時聯動閥門、泵體實現工藝控制(如超標時啟動廢水回流)
試劑與廢液管理單元 試劑儲罐(耐腐蝕材質)、廢液收集罐、液位傳感器 儲存檢測所需試劑(避免揮發/腐蝕),實時監測試劑余量(低液位報警),收集反應后的廢液(需合規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二、核心檢測技術對比(主流方法)
檢測分析單元是系統核心,其技術路線直接決定監測精度、響應速度和運維成本,目前主流方法分為化學法(國標優先)和物理法(快速便捷),具體對比如下:
檢測方法 原理 優勢 劣勢 適用場景
重鉻酸鉀氧化法(國標法) 水樣中有機物在強酸、高溫(165℃)、催化劑(硫酸銀)條件下被重鉻酸鉀氧化,通過光度計檢測剩余重鉻酸鉀的吸光度,換算COD值(符合GB 11914-1989) 1. 精度高(±5%FS以內),與實驗室國標方法一致性好; 2. 抗干擾能力強(可通過加硫酸汞屏蔽氯離子干擾);3. 適用于高濃度、復雜成分廢水(如化工、印染廢水) 1. 試劑消耗大(含硫酸、重鉻酸鉀等腐蝕性試劑);2. 消解時間長(約20-30分鐘);3. 需定期處理廢液(環保要求高) 工業廢水排放口合規監測、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監控
紫外吸收法(UV法) 利用有機物對254nm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過檢測水樣的紫外吸光度(結合濁度補償)直接換算COD值(無需試劑) 1. 響應快(<5分鐘),無試劑消耗;2. 運維成本低,無廢液污染; 3. 可實現高頻次監測(如每1分鐘1次) 1. 僅適用于成分穩定、濁度低的水樣(如市政污水二級出水、地表水);2. 受濁度、色度、懸浮固體干擾大;3. 需定期用國標法校準(避免數據漂移) 污水處理廠工藝過程監控(如曝氣池出口)、地表水實時預警
電化學法 通過電極催化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測量氧化過程中消耗的電量(庫侖法),換算COD值 1. 試劑用量少,響應較快(10-15分鐘);2. 可實現微量COD(0-50mg/L)檢測 1. 電極易受重金屬、油污污染(需頻繁維護);2. 精度受水樣成分影響大(如高鹽廢水) 低濃度COD監測(如飲用水、純水),工業廢水輔助監測
核心結論:目前工業廢水合規監測(需上傳環保平臺)以重鉻酸鉀法為主;地表水/市政污水工藝監控可選用UV法。
三、關鍵技術特點(針對水質監測痛點)
1. 水樣預處理:解決“干擾物影響"的核心
水質監測的最大挑戰是水樣成分復雜(含懸浮物、油類、氯離子等),預處理單元需針對性解決:
除濁與過濾:采用多級過濾(如5μm濾芯+0.45μm微孔膜),去除懸浮物(避免堵塞反應池、影響吸光度檢測);部分系統配備“自動反沖洗功能",定期沖洗濾芯,延長更換周期(減少運維)。
氯離子干擾消除:重鉻酸鉀法系統中,通過添加硫酸汞試劑(與氯離子形成絡合物),可屏蔽≤2000mg/L的氯離子干擾(適合高鹽廢水,如化工、海水淡化濃水)。
溫度與混勻控制:預處理單元內置恒溫模塊(控制水樣溫度在20±2℃),避免溫度波動影響反應效率;同時通過混勻器攪拌水樣,確保采集的水樣具有代表性(避免分層導致數據偏差)。
2. 檢測單元:保障“數據精準"的關鍵
試劑精準計量:采用高精度蠕動泵(流量精度±1%)或注射泵(體積精度±0.5%),精準控制水樣、氧化劑、催化劑的加注量,避免因試劑過量/不足導致檢測誤差。
高效消解反應:重鉻酸鉀法系統采用“密閉高溫消解"(165℃±2℃,壓力0.1MPa),確保有機物氧化;部分設備配備“微波消解"技術(消解時間縮短至10分鐘),提升檢測效率。
四、行業主流技術參數(合規性指標)
COD在線監測系統的參數需符合《水污染物在線監測系統(CODcr)技術要求》(HJ/T 377-2007)及地方環保標準,核心參數如下:
參數類別 指標要求(以重鉻酸鉀法為例) 說明
測量量程 0-1000mg/L(常規),可擴展至0-5000mg/L 工業廢水COD通常為100-3000mg/L,擴展量程應對高濃度廢水(如造紙、印染廢水)
測量精度 ±5%FS(滿量程),低濃度(<100mg/L)±8% 確保與實驗室國標方法的比對誤差≤10%(環保部門驗收要求)
檢出限 ≤5mg/L 滿足地表水、飲用水源地低濃度COD監測需求
消解時間 20-30分鐘(165℃) 符合國標消解條件,確保有機物氧化
采樣周期 15分鐘-24小時可設(默認1小時/次) 高頻監測(如15分鐘/次)適合工藝調控,低頻適合合規上報
試劑消耗 約50mL/次(含氧化劑、催化劑) 單套試劑可連續使用1-2個月(按1小時/次計算)
防護等級 主機IP65,采樣單元IP67 適應戶外(如河道岸邊)、潮濕車間環境
通訊協議 支持Modbus RTU/TCP、HJ212協議 HJ212協議為環保平臺專用,確保數據合規上傳
五、安裝與運維要點
1. 安裝位置選擇
采樣點:需符合《水質 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HJ 495),優先選擇:
工業廢水排放口:在總排放口、車間排放口(如有毒廢水)設置,避開管道彎頭、閥門(避免水流紊亂導致采樣不均);
地表水:在水面下0.5m處(水深≥1m),遠離岸邊、排污口(避免局部污染影響);
主機安裝:放置在防雨、通風的機柜內(如監測站房),避免陽光直射(防止試劑分解)、強電磁干擾(如水泵、變頻器)。
六、典型應用場景與合規要求
應用場景 核心需求 推薦檢測方法 合規依據
工業廢水排放(化工、印染) 滿足環保部門達標排放監控(如COD≤500mg/L),數據需上傳省級環保平臺 重鉻酸鉀法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HJ/T 377
市政污水處理廠 工藝調控(如曝氣池COD控制)+ 出水達標(如COD≤50mg/L) 前端工藝:UV法(高頻監測);出水:重鉻酸鉀法(合規上報)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
地表水(河流/湖泊) 實時預警水質惡化(如COD突升),輔助流域治理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
飲用水源地 低濃度COD監測(如COD≤3mg/L),保障飲水安全 電化學法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
COD水質在線監測設備:我店專營煙氣CEMS在線監測,水質在線監測,VOCs在線監測,工業過程氣體分析,氨逃逸氣體在線分析,酸露點分析儀,原位式NOx/O2 氮氧化物檢測儀等其它氣體檢測儀器及其配件,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廠家直銷,歡迎致電詢價對比。
上一篇 : PUE-3000磨煤機出口CO在線監測系統
下一篇 : 沒有了